電流互感器校驗儀規格十分齊全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數字化都在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顛倒各個行業,并深入行業內部分割利潤。但我們確實也看到了數字化為傳統行業所帶來的技術賦能和服務升級。甚至傳統行業對數字化的依賴已經超過了傳統技術本身。
在能源行業,絕大多數電力電網企業已經和數字科技企業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在數字技術驅動能源高效增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算力平臺來支撐業務的智能控制和智能決策。
同樣,在更大場景如場群級集中控制中,行業不但要用到大量的數字化基礎設置,還需要云存儲、數字孿生、5G、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而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這些高新技術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以及大量的應用場景進行積累和迭代更新。
一.設計用途(LYFA3000B電流互感器校驗儀規格十分齊全)
設計用于對保護類、計量類CT/PT進行自動測試,適用于實驗室也適用于現場檢測。
二.參考標準(LYFA3000B電流互感器校驗儀規格十分齊全)
GB 1207-2006、GB 1208-2006
三.主要特征(LYFA3000B電流互感器校驗儀規格十分齊全)
• 支持檢測CT和PT
• 滿足 GB1207、GB1208等規程要求.
無需外接其它輔助設備,單機即可完成所有檢測項目.
• 自帶微型快速打印機、可直接現場打印測試結果.
• 操作簡便,帶有智能提示,使用戶更易上手操作。.
• 大屏幕液晶,圖形化顯示接口.
• 按規程自動給出CT/PT(勵磁)拐點值.
• 自動給出5%和10%誤差曲線.不
• 可保存3000組測試資料,掉電后不丟失不.
• 支持U盤轉存資料,可以通過標準的PC進行讀取,并生成WORD報告.
• 小巧輕便≤22Kg,非常利于現場測試.
四.測試儀主要測試功能:(見表1)(LYFA3000B電流互感器校驗儀規格十分齊全)
CT(保護類、計量類) | PT |
• 伏安特性(勵磁特性)曲線 | • 伏安特性(勵磁特性)曲線 |
• 自動給出拐點值 | • 自動給出拐點值 |
• 自動給出5%和10%的誤差曲線 | • 變比測量 |
• 變比測量(電壓法電流法兼容) | • 極性判斷 |
• 比差測量 | • 比差測量 |
• 相位(角差)測量 | • 相位(角差)測量 |
• 極性判斷 | • 交流耐壓測試 |
• 一次通流測試 | • 二次負荷測試 |
• 交流耐壓測試 | • 二次繞組測試 |
• 二次負荷測試 | • 鐵心退磁 |
•二次繞組測試 | |
• 鐵心退磁 |
表1
觸摸屏互感器現場試驗裝置正確使用與維護分析!五. 測試儀主要技術參數: (見表2)
項 目 | 參 數 | |
工作電源 | AC220V±10% 、50Hz | |
設備輸出 | 0~2500Vrms, rms(20A峰值) 注:0~為真實值,大于~20A為計算值 | |
大電流輸出 | 0~600A | |
勵磁精度 | ≤0.5%(0.2%*讀數+0.3%*量程) | |
二次繞組 電阻測量 | 范圍 | 0.1~300Ω |
精度 | ≤0.5%(0.2%*讀數+0.3%*量程) | |
二次實際 負荷測量 | 范圍 | 5~500VA |
精度 | ≤0.5%(0.2%*讀數+0.3%*量程)±0.1VA | |
相位測量 (角差) | 精度 | 4min |
分辨率 | 0.1min | |
比差 | 精度 | 0.05% |
CT 變比測量 | 范圍 | ≤25000A/(5000A/1A) |
精度 | ≤0.5% | |
PT 變比測量 | 范圍 | ≤500KV |
精度 | ≤0.5% | |
工作環境 | 溫度:-10℃ ~ 40℃,濕度:≤90%,海拔高度:≤1000m | |
尺寸、重量 | 尺寸:410mm × 260mm × 340mm , 重量:≤22Kg |
表2
5.1.工作條件要求
輸入電壓 220Vac±10%、額定頻率 50Hz;
測試儀應該由帶有保護接地的電源插座供電。如果保護地的連接有問題,或者電源沒有對地的隔離連接,仍然可以使用測試儀,但是我們不保證安全;
參數對應的環境溫度是23℃±5℃;
保證值在出廠校驗后一年內有效。
互感器校驗儀的測量準確度比較高,但是由于它的工作線路比較復雜,特別是它的一系列技術特性,要求在檢定或測量時,必須正確使用。
與研發投入同等重要的是,技術企業也需要長期不懈地投入人力去調整相關技術的模型參數和算法。很顯然,無論能源行業抑或交通、醫療等行業多數不具備這樣的資產條件和迭代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能源行業的數字化生態建設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當前,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在2021年6月發布的《能源領域 5G 應用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打造一批在“生產控制、智能巡檢、智能運維、安全應急"深度應用的“智能電廠+5G" 典型應用場景。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培育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可再生能源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深入融合。
在各種政策指引下,數字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的體系已見到雛形。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路徑中,數字化已經成為重構能源電力系統的運行模式和治理體系,是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實現技術跨越的重點方向。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